张角,东汉末年太平道首领,黄巾起义的领导人。他籍贯钜鹿(今河北平乡),以传道和治病为名,在民间广泛传播太平道,十余年间信徒数十万,遍布青、徐、幽、冀、荆、扬、兖、豫八州。
张角自称“大贤良师”、“天公将军”,其弟张宝、张梁分别为“地公将军”、“人公将军”。他提出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的口号,于公元184年(甲子年)发动大规模起义,史称“黄巾起义”,成为东汉王朝走向瓦解的重要转折点。
在陈寿所著《三国志》中,张角虽未立专传,但其事迹散见于《后汉书·皇甫嵩传》及《资治通鉴》等史籍。他被视为乱世的开启者之一,其领导的黄巾军虽在数月内被皇甫嵩、朱儁等将领镇压,但动摇了东汉的统治根基,促使地方军阀崛起,为三国分立埋下伏笔。
张角利用宗教组织群众,其战略部署周密,原计划全国同时起事,但因叛徒告密而仓促发动,最终在同年病逝,起义随之失败。
张角的黄巾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、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。它不仅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灭亡,也深刻影响了后世对民间宗教与社会运动的认识。在《三国演义》等文学作品中,张角被进一步神化,成为呼风唤雨的术士形象,但其真实历史角色更应被视为社会变革的推动者。